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用户
论坛
BBS
春晚歌曲
春晚小品
春晚相声
春晚舞蹈
春晚魔术
春晚戏曲
千禧年
»
论坛
›
千禧年
›
春晚小品
›
到底什么原因,春晚小品总感觉缺点“味道”? ...
返回列表
查看:
135
|
回复:
1
到底什么原因,春晚小品总感觉缺点“味道”?
[复制链接]
加斐
加斐
当前离线
积分
3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积分
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9-20 10: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春晚越来越好看,但小品节目却越来越没味道。”
自中央电视台于1983年开始,在每年农历大年三十举办“春晚”以来,春晚一直都被吉尼斯纪录认定为“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节目”。可以说,无论是在全球的哪个角落,只要有华人的地方,自然就有春晚的存在。
如果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人大年三十的一道视觉大餐,那么小品表演就是其中不可少的甜点。小品是晚会笑声爆发的集中点,也是观众最期待的节目之一。
既然春晚已经成为了春节的共同话题,那么我们不妨来聊聊小品,聊聊小品是怎么火起来的,但最后又是怎么走向历史的低潮。
春晚出明星,其中又以小品演员最为红火。37年来,赵本山、蔡明、潘长江、冯巩、郭达、姜昆、巩汉林、郭冬临、小沈阳、岳云鹏等人为我们带来了欢乐,陪伴着近两代人的成长。
1983年,马季作品带来了“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1988年,牛群在相声《巧立名目》中带来了“领导,冒号”;2001年,赵本山作品《卖拐》中带了“大忽悠”这个新词;2007年,“白云”与“黑土”以及他们两人带来的“公鸡中的战斗机”
如果你还记得春晚的“名句”,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你明明可以轻松的记住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春晚金句,却连去年或者前面的节目,都不记得是谁演着来的。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众的原因,也有小品形式的自由缺陷,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时代。
小品类节目的乐趣就在于“玩梗”,但在一个创作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市面上的“梗”基本都玩烂了,相信有的笑话,你笑一遍很容易,但笑了还想笑,已经做不到。
小品类节目的数量,是春晚节目中备受关注的地方,相比较过去而言,该类节目所安排的数量,最近数年中,大部分的观众都感觉数量存在明显减少。
如果说内容失去了新鲜感,是由于信息爆炸所带来的认知过于广阔,但有时春晚的节目,由于演员存在连续上十年都出演,“老梗”玩起来也不是,不玩的话好像也不是,谁也喜欢拼凑的内容。
这么多年过去,大家说说哪一个小品节目、哪一个小品演员、那一句“名言”是你最为记忆深刻的。
热文点击
全球都关注的这个事情,终于不再变了!
大年三十,可能它是最好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苏宇锋
苏宇锋
当前离线
积分
3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积分
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9-20 1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造梗和玩梗是两码事,曾经的小品都是造梗,现在的小品只会玩梗还玩的很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春晚戏曲
春晚魔术
春晚歌曲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