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6

时隔34年粤剧重登春晚,但你真的会关心吗?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07: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识广185次推送
时隔34年,粤剧终于要在春晚主会场舞台亮相了。
上一次粤剧登上春晚主舞台,还是1985年的事情。历史上,粤剧曾在1984年和1985年登上春晚两次。此后三十多年里,虽然粤剧有在戏曲春晚、部分地方卫视的春晚等亮相,但始终无缘春晚主舞台。



(△ via微博)

而这次,粤剧重归春晚,多少让人感觉唏嘘,许多人都认为这本是“理所应当”之事,就如“阿姐”汪明荃所说:







(△ via网络)


也有人感到兴奋,认为这是“迟来的嘉许”:




(△ via微博)


但更多人对此却是“漠不关心”,搜索相关新闻,底下的评论数也只有零星几十条。
甚至有人直言:



(△ via微博)


比起粤剧有没有登上舞台,我想,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件事情,似乎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如果你在广州的街头问:“你觉得粤剧重要吗?”

估计十个人里有八个人会跟你说,“特别重要”
甚至有人觉得,粤剧跟粤语一样,是岭南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块。



(△ via微博)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不少人心里却有着另一套剧本:“粤剧?跟我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有这样的想法一点都不奇怪。在广州,真正的粤剧活粉并不多。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对粤剧的认知,只停留在几部经典剧目中,甚至绝大多数人,连一场粤剧都没完整看下来。
而且,大多数人对粤剧的评价,用几个词就能概括完了——“无聊”“老套”“看不懂”
至于更多维度的评价?抱歉,对粤剧一无所知的他们也只能穷尽毕生所学,给你凑出这三个词来了。



(△ via微博)


对于外地人来说,他们甚少听说粤剧,即便知道,也只觉得它是一门生僻、门槛较高的艺术,只跟粤语使用者有关。
而对于本地人来说,他们并不认为粤剧与他们相关,除了在填空题——“你知道哪些岭南文化”——中填写过,他们的字典中基本没有“粤剧”二字,甚至他们会觉得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和“标配”,和粤剧沾上点边的,都不免沾上一点老朽的味道。
即便平日里,他们偶尔也会哼上一两句“落街无钱买面包”,但他们普遍的认知还是——粤剧?这个老古董不是早进博物馆了吗?


为什么粤剧不受年轻人喜欢?
诞生于明朝的粤剧,历史并不算长,但也曾有过与京剧、昆曲等剧种分庭抗礼的时期。



(△ via网络)


上世纪80-90年代,是粤剧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在改革开放后,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诸如音乐茶座等的娱乐形态也纷纷涌现。“睇大戏”,也随之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娱乐,在当时的香港电影中,不难看到粤剧的身影。

(△ 影视作品中恶搞的英文版《帝女花》。| via网络)

正因如此,在那个时期,粤剧界涌现了一批闻名四海的粤剧大家,就连明星罗家英、罗文……都多少与粤剧有渊源。



(△ 罗家英 | via网络)

与此同时,一批粤商趁着改革开放之机走出了广州,也走到了海外,使得本来已经存在于各个地方的粤剧文化更为强势……



(△ 纽约八和会馆资料 | via网络)


种种原因都造就了当时粤剧的兴盛,却也让后来的粤剧发展“相形见绌”。
进入到光怪陆离的21世纪,各种新鲜事物奔涌出现,新潮流、新媒体如飓风般席卷而来。而此时的粤剧非但没有强势地站起来与各种新潮展开竞争,反倒沉寂了下来。
青黄不接、创作落后、观众的注意力转移等的诸多问题,让粤剧发展走向下坡路。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明显的衰退迹象,莫过于越来越少人会关注和讨论粤剧了。



(△ via中国粤剧网)


相比起八、九十年代,这个时期的粤剧略显“低迷”。
而对于恰好成长在这个时期、没有经历过粤剧高光时刻的90后来说,他们并不了解粤剧曾经引领的潮流风尚,只能凭借老一辈所描述的场景,以及从小粤剧的“惨淡”境况,构成了和老一辈截然不同的粤剧印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粤剧正在式微”,这样的说法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当小编真正翻找资料的时候,我们又发现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如果说曾经的粤剧有式微之象,那现在的粤剧,更像是在“回春”。
更出人意料的是,就连年轻一代,也开始在拥抱粤剧。



(△ via网络)

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广东省出台了帮助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广东23条”……在“非遗”热潮和新政春风的推动下,粤剧的传承、保护、发展和传播开始获得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倾斜。
而在这几年来,粤剧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接地气”“年轻化”的题材,无论是将粤剧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台元素融合的《还金记》,还是以“网游+粤剧”形式发展起来的《决战天策府》,都让粤剧的魅力离新生一代更近一步。





(△ 《决战天策府》将参加2019广东卫视春节晚会的消息,让一众年轻票友兴奋不已。 | via微博)


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多人愿意走进粤剧院:以广东某粤剧院为例,去年他们的周末专场中,每10场演出里大概有2场演出是满座的,其余的8场,也有5-6成的上座率,有时甚至会到7-8成。

除了票房叫好之外,在微博上,也涌现了一批年轻的粤剧迷。而且在热爱粤剧这件事情上,新生代的表现也跟中老年人截然不同——他们会像追星一样去“粉”心仪的粤剧演员,甚至制作粤剧鉴赏攻略,或是鬼畜视频。
从艺术本身,到市场反响,都能看出近几年粤剧的“回春”。尽管不能与过往的荣光相比,但很明显的,粤剧已经不全然是许多人认知中的“枯木”,它“正逢新春”。



(△ 网友自发为粤剧《决战天策府》做的表情包。 | via微博)



曾经有人问小编:“你觉得粤剧对于现代人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或许过于深刻,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粤剧对于这座城市的意义是什么?
撰文期间,小编在与各位业内人士聊天中,突然获得了答案——很简单的,就像你到了北京会看京剧,到了四川会看变脸,粤剧对这座城市的意义,就在于它应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坐标,而对成长、生活在岭南地区的人来说,它应是一种精神依托。



(△ via网络)


粤剧上春晚,这在大众眼里或许无关紧要,但对于粤剧这门艺术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认同,一种推广方式。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IP,粤剧正在将自身的影响力向外扩散,这种文化的影响力,甚至会改变或强化外地朋友对广州的某种认知。
然而尴尬的是,当行内人在奋力突围的时候,不少行外人依然抱以成见,不愿意走近粤剧、相信粤剧正在进步。
这恰恰正是我们需要去做出改变的——毕竟粤剧要真正成长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仅仅靠一个春晚、业内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这座城市的人真正看到粤剧的进步,真正认同粤剧的发展,粤剧才能真正“内化”成为这座城市的血与肉,也才能更好地赋能于这座城市的发展。


添加识广君(gonghaoshiguang),进群和识广er一起“涨姿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9-20 07: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很多城市出差或者旅行(主要是国内的),这方面最有印象是曾经泉州,他们听南音、看木偶戏的人都十分多。希望粤剧也可以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07: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是我听到了亲切的粤剧赶紧跑回去看电视,我根本不会这么完整的看完这个春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07: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在关心粤剧。今年央视春晚的粤剧与1984年丁凡、林锦屏和1985年红线女演唱的可谓大相径庭,三位演员的功底毋庸置疑但观众着实搞不清楚这是唱粤曲还是唱抖音流行曲。粤剧作为传统文化,不仅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与粤语流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传承关系。《柳毅传书之花好月圆》《紫钗记之剑合钗圆》等等应该是在电视上出现最多的选段了,把唱词翻来一阅,不知能甩现在的流行音乐多少条街。因此,粤剧的传承和推广不能将方向浅薄地定位到本土文化和过时的流行文化上,反而应像交响乐、歌剧那样向束之高阁。事实上很多对粤剧存在误解甚至偏见的人,同样不可能对京剧、越剧感兴趣,这些人的语文水平本来就好不到哪里去。上世纪90年代京剧就做了音配像工程,把各流派经典传世之作整理出来,这就是极好的借鉴。粤剧要发扬光大,应当让更多人的感受到粤剧之美,让人感受到它就是古老的、深刻的、能进高雅艺术殿堂的经典,而断不是夹平夹贱可有可无只能靠文化部门推销的街边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07: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叶轻舟去”同“身如柳絮随风摆”,仲记得以前跟公公婆婆煲tvs2粤剧节目[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4-8 03: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 围观 沙发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昨天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锄禾日当午,发帖真辛苦。谁知坛中餐,帖帖皆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