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我上大学之前,我身边的人是没有人讲普通话的,老师也不讲,在我们那个村子里面走出去的人,不管你在外面工作多久,回到老家也是要改口回来说河南话的,不然父老乡亲会背后说你装,包括我毕业这么多年,但是节假日回家,只要一下火车站,我就能立马改过口来,原汁原味的家乡话,没有一点点违和感,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学到高中,我只在公众场合正式讲过一次话,在河南读书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没有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每年参加高考人数近百万,大家只有心无旁骛、昏天黑地的学习,才能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上大学后又是在河南读的书,自然河南的学生多一些,所以普通话还是说不好,但是上大学后主动竞选班干部,课外实践,上台公众场合讲话的机会多了很多,只是每次浓浓河南味的普通话,上台一开口,总会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算是给大家活跃了气氛。于是后来我买了一个小收音机,早上起早一些,别的同学还在睡觉的时候,我在宿舍楼顶跟着收音机播音员进行朗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毕业当年来了广东,一下广州火车站,我能立马说一口还算合格的普通话,不夹杂一点家乡味。参加工作后,上台公众讲话的机会多了很多,但真正开启我的讲师专业化之路应该还是16年美的集团的内部培训师选拔,在合肥参加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洞察分析”内部培训课,既然开始,我就想不断完善,自费3次课匠堂培训公司、红门文化内部培训师训练营,再加上多次上台锻炼,才有了后来的“美的集团10大培训讲师”,以及后来的“盈峰集团首批内部认证讲师”。内训师路上成长的过程,几点心得给大家分享。你一定要意识到公开场合当众表达在当今职场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传播个人观点,增加个人曝光率,提升人格魅力,只有意识到重要性,才有可能主动去培养;内训师不是一天养成的,你要抓住每一次可能会上台的机会,不要怕出丑,每一次出丑,只要你及时总结,都是成长的过程,只要上台的次数多了,你才能逐渐从忐忑不安到自然平和;不打无准备之仗,每一次培训或者上台之前都要提前准备,那个点大家要笑,那一段要大家互动,都要提前设计,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沟通”这门课我都公开场合讲了10多场了,但是每次培训前,我都要提前准备一遍,防止出现忘词冷场,所以你看到的培训师在讲台上的游刃有余,其实都是课下不断排练的结果;业余和专业之间永远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做了一辈子饭没有专业学习也成不了厨师,喝了一辈子茶不经过系统训练也成不了茶艺师,培训师也是一样,不断上台也只是解决了无胆到有胆的过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个人台风、课程设计、演绎方式都有技巧可言。多次参加培训班,加上自己课程实践,总结了一些技巧观点,在下面的的内容中给大家分享。
一、成人学习三大特点:(1)目的性强,你讲的内容对他有没有用,这是培训师一场培训第一要务;(2)记忆力差:所以重点的部分,你要重复,要有逻辑;要好记。比如:三(三字经);四(成语);五(绝句)七(律诗);要通俗易懂,严禁专业;同时善用举例,善用比喻,便于记忆,最好能提炼口诀,比如:儿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24678;(3)注意力差,所以你一定要情感同步,讲课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
二、认识TTT内部培训师培训。
1、阶梯:阶梯式成长,讲师的成长需要过程,循序渐进的成长,只有不断上台练习,不能速成,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内部培训师秘诀就是:练习,再练习。
2、剔除:如果你要给别人一杯水,意味着你有一桶水,讲话并不是越多越好,要讲他需要的;
3、替代:培训内容要及时更新,案例要及时更新,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要及时更新。
三、学习的本质
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体现出(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需求),从需求层次可以看到出从下往上走是越来越弱的,学习是比较高的一种层次需求,没那么紧迫性,而且是逆荷尔蒙(不想做,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情)的一种行为,玩游戏,打牌属于顺荷尔蒙(明明觉得不该干了,却控制不住的行为)的一种行为,是你不用你管的,他会很愉悦的行为。所以对于培训的组织者来说,对于培训师来说,要把逆荷尔蒙行为变成顺荷尔蒙的一种行为,让听众爱上你的培训,让他们听你的培训很开心,很愉悦。
四、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上台紧张很正常,是人他就会紧张,紧张代表着在乎。大脑中有个叫杏仁体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大脑血液会迅速流向四肢,四肢会非常活跃,从而发抖,这是上台紧张的生理原因。据科学数据统计:人的十大恐惧场景排行榜,除了死亡,排名第二的就是上台演讲。
那么怎么才能消除恐惧呢?
(一)备则倍方法,上台之前做足准备,上台后的效果才能加倍,提前一天做好排练尤为重要,要尽可能多的掌握观众的信息,
他们是谁? -他们的知识水平如何? -他们有怎样的期待? -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过去的培训都讲了哪些?所以要想不紧张,就要控制好前端;同时熟悉场景,平常要多上台练习;熟悉人员;熟悉词语,观点,素材。
(二)物理运动法,上台之前后天跑跑步,做做俯卧撑;
(三)压力转移法,一位老师走上讲台,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台下眼镜齐刷刷的看着自己,很自然会紧张。1、提问法,比如“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的是TTT,那么谁能给我讲下,TTT是怎么定义的?压力瞬间就会转移到那个同学身上”2、解释下前面知识,或者延展一下知识;3,组织研讨会,让大家讨论下,你顺便梳理一下思路,缓解下情绪;
(四)找熟面孔法,一走上讲台,看看有没有之前认识的人,或者看起来微笑面孔的人,进行一下互动,每批学员都会有这样的人,这样会缓解紧张情绪。
五、如何开场
开场前15分钟之前如果你不能搞定学员,基本上就等着被学员搞定,所以一个好的开场关系着这场培训的成败。一般情况下开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5种。
1、提问法:提问法最能拉近人的距离,最容易获得学员的参与
例如:2020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演讲中,他是这么开场的:
2019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你的心目中有没有一个特定的人,在这一年、在某一刻,曾经点亮了你?我有。此刻,我想向你致敬,贝聿铭先生
2、故事开场:例如: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 “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到处充满危机的年代。常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走进今天的主题:“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
3、道具开场/演示开场:培训师走进会场,拿了一本装饰精美、尚未开封的书,各位小伙伴们,这是一本我刚新买的书,尚未开封,标价是50元。这时候培训师做了一个动作,把封面撕掉了,问大家,这本书现在值多少钱,大家争相讨论,有人说:“5毛钱”,培训师讲:“为什么一本书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价格会贬值了100倍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封面遭到了破坏”各位小伙伴们,我们的职业形象就像这本书的封面一样,你的职业形象一旦遭到破坏,你也有可能遭到大幅贬值,那么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职业形象的重要性。
4、游戏开场:例如:开场一个小游戏,时间不能太长,通过一个小游戏,和主题产生关联。引导语:这样的情况在管理中也会出现,为什么会出现?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我们今天的课题:赢在沟通。
5、数据开场:开场抛出几个数据,引起大家思考。例如:比如房地产价格、90后消费调研、城市发展潜力等等;演讲开始当你拿出几组权威数据出来,观众会感觉很靠谱,能吸引到他。然后引出关联,引导语:你知道吗?这些数据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带着这样的活生生的数据,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关于###的管理。
同时要避免2种失败的开场方式。
1、自谦式开场:各位同学,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经验不足,大家多多包涵;或者我没有准备好,大家多担待。大家抽出时间来参加你的培训,你没准备好,没经验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这是典型的自杀式开场。
2、自夸式开场:各位同学,我的岗位是什么,我的业绩,我的名号等。开场用了5分钟讲自己,这样会容易拉高学员的预期,同时造成大家的反感
五、面条理论
(一)一场培训就好像一碗面,一碗面好不好取决于那些因素呢。面条要劲道,佐料要够味。其实我们都清楚真真正正能给我们提供热量,让我们填饱肚子的是面条。面条其实我们培训的干货部分,专业知识,技术参数,规章制度,原理说明。一碗面端过来如果没有面条,那不叫一场培训,但是一碗面端过来,如果没有佐料,我们很难吃进去。那么什么是佐料呢,教学形式(承载和表达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一场培训只有一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针对某个知识点展开的教学设计),培训环境(跟培训内容没有关系,确实能深深影响教学效果),培训素材(论证观点的论据,故事游戏案例名人名言)。不同的老师演绎相同的课程会演绎出不同味道,内容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味道,是因为佐料不同。培训师一般能左右的是教学方法和素材。
六、建场五部曲
所谓建场五部法,就是培训开始从场外走进场内的过程,这是给学员的第一印象,心里学中有一个名词叫首因效应,讲的是在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第一印象决定彼此的判断,所以这个开场很重要。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第一步:步入中场(这时候状态要自信,同时话筒不能朝下)—第二步:会场站定(两腿肌肉绷紧,像是有人在下面拽着你一样,同时两腿之间的距离要比肩膀窄)—第三步:眼神环顾四周,回半圈到中场,意思就是告诉员工我来了(切记头环顾,不是眼回顾,)—第四步:停顿1-2秒钟—第五步:开口说话。
七、手势黄金框
培训现场手势决定着一个培训师的台风,手势中的几个禁忌需要大家注意:第一不能没有手势,第二手势不能太高,否则有点像传销;第三不能太低,有点猥琐;第四不能简单重复,第五出不入库,意思是手送出去要知道收回来,回来时候不能拍大腿,放到自己腰部,轻放轻收;第六不能逾距,左管左,右管右。正确是手势黄金框,掌心朝下,与眉毛平齐,往外使劲拉伸,拉伸到不能拉伸的地方,然后指尖向下,往下走,到自己腰带部位,叫手势黄金框,所以手势尽量不要出到这个框外面。
八、握麦3号位
一个培训师走上讲台,凭什么看他是不是专业的呢,肢体语言?穿着打扮?都不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他握麦的位置。一个麦克风的手柄我们可以简单分为上部(1号位置)、中部(2号位置)、底部(3号位置),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伸出右手,掌心向外,四指握过来,大拇指内扣住话筒的底部(3号位置),小手臂靠在第二根第三根肋骨,然后话筒的中轴线和人体中轴线平行,话筒的顶端不要超过下巴的外沿线。这里面有一个技术原因,如果超过下巴,气流会打到话筒,会产生突突的声音,不真实,影响现场培训效果。但是在媒体上,我们会经常看到影星、歌星、商界名流、政界人士拿麦方式却不是3号位,这跟职业特性,个人习惯有关,对于一个内部培训师来讲,三号位是比较恰当的一个握麦方式。
九、点评五步法
培训现场与学员互动的过程中,不免会涉及到对学员进行提问,对于学员的回答,应该如何点评?正常来讲应该分为五步:
第一步:总的来说:如果学员表现的很好,可以说总的来说棒极了;如果学员表现的不是很好,可以说总的来说还不错。也就是说在学员整体的水平拔高一下;第二步: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然后简单说出几条;第三步:美中不足的是:或者遗憾的是,千万不要说但是,“但是”和“美中不足”意思相近,但是意境却相差很大;第四步:如果能这样会更好:我们要给到他一些建议;第五步:我深信:表现还不错用这种语气;我相信:表现不太好用这种语气。
十、表达要有感而发
培养师的语言表达不仅仅是信息的发送,表达的核心是要产生共振,语言也是有色彩的,这样才能给你的培训增色。这里有一个视频案例,大家可以视频网站搜索去看下,老人乞讨的案例,老人在路边乞讨,旁边的黑板上写的是“我是一个盲人,请给我帮助”,但是来来往往给他钱的人并不是很多,后来一个女人路过,就把黑板上的字给他改成了“多么美好的一天啊,我缺看不到”,结果路人纷纷解囊。“多么美的的一天”让路人想到了天空,路人的微笑是什么样子的,这叫画面感;“我缺看不到”,“我们感”会很强,他会很揪心;路人为什么会慷慨解囊,是因为产生了同理心,“参与感”会很强。
(一)画面感,培训师如何使讲话内容更有画面感的,1、妙用拟声词,形容词和修辞手法;2、多一些具体细节的描述;3,尽可能调动你的感官去形容;4,表达这些细节时候,当成自己的经历。案例:猎人打猎的故事,猎狗去追,兔子逃脱了,“砰的一枪”“嗖的一声窜了出去”等,小兔子最后总结到“我逃命是在全力以赴,猎狗追我是在尽力而为”,各位,我们日常工作中有多少是在全力以赴,有多少是在尽力而为,或者有些人根本就是在全力应付,带着这样的课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培训“员工敬业精神的养成”。
(二)我们感,成年人培训,一定是要先讲对方想听的(兴趣);再讲对方听的进去的(需求);然后讲你应该讲的;最后讲你想讲的,所以“我们感”尤为重要,“我们感”最主要谈的是情感的链接,有三个关键词讲如何营造,第一:频道切换,语境切换,你跟不同人谈话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50后,60后,80后、90后谈话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90后喜欢游戏,美食,偶像,时尚;80后喜欢房子,股票,车子,孩子,事业,情感,教育;70后喜欢品味(茶,酒)父母,养生;60后喜欢保健,传承。所以你要通过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带入今天的主题;还有就是行业的不同,你要到银行去讲课,我们更多要用银行的语言,基金,理财等,去房地产行业讲课,同样要多用房地产的语言,这样才能产生互动;第二:找共同点,共同点才会有信任,找到不同的人中的共同点,比如明星上台,前十五分钟,一般都是在讲,湖北的朋友在那里,台北的朋友在那里等等,这样就是为了建立更多的信任感,比如你给毕业生培训时候,给他们讲军训的苦,他们就会很有共鸣,先讲对方想听的(兴趣);第三:生活化,就是讲人话,讲他们能听懂的话,也就是说不要用专业术语。白加黑的案例啊,手机贴膜的案例
(三)参与感,如何营造“参与感”的,案例:刘谦春晚的魔术,之所以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就是刘谦在整个过程中只做了一些关键动作,其他的动作都在和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观众参与其中,效果便会放大很多。我们培训的课程中可不可以更多的让学员去做?我们只做最关键的那一部分。互动分很多种,口身心,口的互动,更多的是提问,身的互动更多的游戏;心的互动也叫脑互动,这个是更高级的互动,我们倡导的更多的是脑互动。
十一、情绪线
为什么有人讲课,下面讲的昏昏欲睡,就是因为整个课程的情绪线是没有变化的,但是情绪的峰值和谷值不能变化的很快,有些初级的讲师,一上台,就开始讲理论,讲着讲着学员快睡着了,那怎么办,一起跳上桌子,做个游戏,但是做完游戏,又开始讲枯燥理论,然后大家有睡着了,又开始来趴到地上做个俯卧撑。但是这样学员的心脏受不了。最完美的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平滑的过度,峰值和谷值的过度时间是8分钟,也就是成人高效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8分钟,这给予我们启示是什么呢?8分钟要给个案例啊,做个提问啊,变化下教学形式,形成平滑的过度。
十二、工作教导法
第一步骤;第二:每个步骤下面的要点;第三:理由;第四:注意事项。比如说建场五步法。步入中场,站定,环顾四周回半圈到中场,停顿1-2秒,开口说话。每个步骤下面的要点的,非常自信的步入中场就是头不要低着,站定的是两腿肌肉绷紧了,感觉像是有人拉着你一样;再讲理由为什么要停顿呢,因为停顿也是有力量的;最后讲注意事项,在步入中场的时候,我们的话筒不能头朝下,还包括不要一进来就开口说话。工作教导法在讲知识,技能,态度三种情况中,一般是讲技能中用的最多。
十三、SCQA教学法
让你的语言具有粘性,先黏住学员的注意力和情绪线,再呈现你要消化的观点,这样呈现的效果才会更明显。正确的步骤流程如下:Situation情景(由观众熟悉的情景引入);Conflict冲突(说明发生的冲突,或存在的问题);Question疑问(引发或提出疑问)Answer回答(对疑问做出回答,引出观点)
一个培训你一开始就把答案告诉他,这有没有错,也没有错,但是总感觉粘性不够,学员需求不是很强,你就把知识放到我的面前,好奇心不够,饥饿感不够。所以需要SCQA构建,关键点冲突点设计,冲突点越大,学员的需求感越强。缓解紧张情绪案例:没有构建SCQA方法前:你直接告诉大家缓解紧张环境的5种方法;SCQA构建后:“各位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形呢?公众表达的时候,紧张了,手心冒汗,讲着讲着两腿发颤,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这里有缓解紧张情绪的5种方法。”。出租车1258电召热线案例:没有构建SCQA方法前:目前我们公司与珠海市出租车公司合作推出1258出租车电招热线,也就是我公司安捷通,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又是一大便利,我这里展示的就是1258总体的调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SCQA构建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等了很久也等不到一辆出租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车,说不定还要给别人抢,感觉特不方便,如果有女伴在,感觉特没有面子,下次如果再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你只要拨打1258,全市的出租车由你来指挥。
十四、比较冲突法
培训有没有效果,关键是这场培训的内容,学员能不能记的住,关键是对他的大脑产生了足够的刺激,是刺激引发的他的记忆,那么怎么才能形成足够的刺激,那就是事件和内容要有一定的冲突,冲突带来的是情绪的落差,案例:战狼2如果吴京没有把那个地产商打翻,也不会有后面的事情;泰坦尼克号的卖点也是冲突,一开始为什么要把那艘船描绘的那么富丽堂皇,宏伟壮观,就是为了后来这首船断为2截,沉入海底准备的;还有男女主人公为什么邂逅的那么完美,爱的那么浪漫,就是为了后来生离死别准备的,想想看假如泰坦尼克号里面,船不沉,杰克不死,会有多少人去看呢,这个作品怎么会这么让人记忆深刻。这就是冲突带来的魅力。在我们的日常培训中,怎么应用呢。商务礼仪培训案例:开场一张图,两个保洁员,打扮前后对比照片,一播放出来,还要给大家讲化妆的重要性吗?还用讲礼仪的重要性吗?还用讲职业形象的重要性吗?有的老师一上台讲安全,“安全真的很重要啊,安全真的真的很重要啊”,但是学员的感受又有多强烈呢,只是入耳不入心,但是有的老师是这么讲,一开始弹出一张图,一个美女的照片,问学员她漂亮吗?学员答漂亮,接着又弹出一张丑女的照片,他们原本属于一个人,故事还要从2年前的那个夏天开始,这时候学员开始发麻了,学员自己会讲“老师不要讲了,安全真的很重要”。
十五、如何结尾
一个好的结尾,总结回顾本次演讲的重点,强化主题,把演讲推向高潮。
1 总结式结尾
提炼要点,回顾演讲的主题,把你演讲过程中的重点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重新让听众回顾一遍,起到加深印象,强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2 故事式结尾
在演讲的结尾处,讲一个跟你的演讲主题相关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好是简短的,但是意味深长,能够引发听众思考,产生共鸣的。
3 金句式结尾
在演讲的过程当中,不断重复的金句,可以让演讲一步步推向高潮,在最后结束的时候再次提出来,可以提升演讲的感染力,让听众加深印象。最典型的例子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4 号召呼吁式结尾
在演讲结尾处以情动人,以慷慨激昂的语言点燃听众的激情,号召听众在演讲结束以后采取行动。
可以是一段催人奋进的话,也可以是几句热血澎湃的名人名言。
5 提出一个发人省醒的问题
根据你的演讲主题,提出一个让听众深入思考的问题,发人省醒。这个问题要有足够的深度,紧扣演讲的主题,把演讲再一次推向高潮。 |
|